「現在要找到人才真的不容易,只希望找進來的人有潛力就好。」在一次與幾個主管朋友聚會中聊到的一句話,卻激起我追問慾望。
「你覺得怎麼樣的人算是有潛力?」我說。
「嗯~有潛力就是,進來教一下就可以立刻上戰場的人」友人說。
「那你會怎麼挑?」
「嗯~看聊天時的感覺吧!?」
「感覺?有辦法具體一點嗎?靠感覺不怕找錯人更麻煩嗎?」
「呃,很難具體啦,這真的是一種感覺…」

上述的對話,你有似曾相識嗎?在人才招募的過程中,都會希望找到能力好又極具潛力的員工(C/P值高的意思…)。在培訓員工時,更會希望能夠將員工的潛力給逼出來(肝指數也一併逼出來…),期待與奢望在不久後的將來,員工可以有超越預期的表現。

究竟潛力是什麼?而談到潛力,就會討論到潛能,潛能又跟潛力差別在哪?主管、公司要如何協助員工與部屬發揮潛力呢?如果要解釋清楚,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個人能力」開始。

個人能力

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經歷以及如何利用時間的方式,是構成不同「你」的主因。如果用工作職場的角度來衡量一個人,就是用「個人能力」來做形容。我將個人能力歸類成四個項目,每個項目,都已經有多到數不清楚的書籍做分析討論,因此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簡化成公式如下:

個人能力=(人格特質+ 技能)*專注力*活力

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是由「性格」與「價值觀」所組成。「性格」是個人獨有的,由先天的基因與後天的成長環境所形成。「價值觀」是依照每個人成長過程的生活經驗所得出來的一個中心思想原則

如果你想知道現在自己的人格特質,隨便Google一下「人格特質」,會跑出一堆的人格測試(DISC、MBTI、九型十六型…等等,多到一個誇張)。不過要注意一點,測驗出來的結果沒有所謂的準與不準,只是針對你現在遇到的事件所產生的反應做歸納,來描述現在的你是怎樣的一種人格特質。

再進一步的解釋,人格特質是指在大多數的情境下,行為模式與想法都會維持某種一致性。舉例來說,你是常被別人形容是一個熱情的人,你在工作上可能會比較勤奮,你在私人的社交圈也可能是喜歡交朋友的人。因此,工作內容與人格特質的匹配就十分重要了,這會大大影響你的工作表現。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個一絲不苟、斤斤計較、喜歡安穩的人,那在品質管理或是檢查的工作,你一定會是個完美的人選。

不過,人格特質是可以隨著不同的環境變動的。舉例來說:「在公司是安靜的妳」、「在約會時是女王的妳」、「在夜店是狂野的妳」。因此,有些人始終不是很了解自己,總覺得自己常常不一樣。但我要告訴你,「別擔心,這全部都是你,只是你會無意識的在特定的情境下,展現出一個最適合的性格而已。」

人,就是如此的特別的生物。因此 「請盡量保持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讓自己認知到當下最好的樣子,讓自己能更有彈性,在任何環境都能自由自在,並且維持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技能:

技能是個人能力最重要的門面,我將技能再細分成兩種維度。

。一是技能的廣度,我定義為「擁有的技能數量」。
。二是技能的深度,我定義為「技能的熟練度」。

職場上界定職務內容的時候,通常會要求一個主要的核心技能以及多種加分的衛星技能,也就是用技能的這兩個維度的組合來做為判斷個人能力的優劣與適配性。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軟體工程師,因此,你一定要熟悉某一種程式語言,這就是主要的核心技能。但是。如果你除了會寫程式之外還有優秀清楚的口語表達能力,可以將複雜的程式邏輯,用很簡單的方式表達給其他人理解,整體評估下來,你就是個能力優異的工程人才。

但要注意一點,在職場上,你一定要有個讚到令人無法忽視的核心技能,並且在求職的市場上有人願意出錢雇用你。這樣你才有能力與機會持續探索其他的職涯可能性。

因為,多年職場經驗與其他前輩的書籍讓我體驗到,工作的熱情與人生職涯的志向是因為你已經擁有一項卓越的技能。因為你有卓越的能力,因此才有了成就感,才有了自信心,才能在不斷的痛苦磨練中持續進步。這種正向的循環,才有機會讓你產生對工作的熱情,進而找到人生的意義。

專注力

「專注力」已經被許多書籍以及研究證實,可以增進工作表現以及學習的情況。而在這個時代,有太多會讓人分心的事物,而研究也證實,大腦僅適合單工的處理事情,一心多用只會造就劣等的產出品質。並且,常常切換不同的工作,也會造成效率大打折扣。舉例來說,如果你在撰寫簡報時,常常分心看FB的訊息或是逛逛IG,這樣你只會花更久的時間在做簡報這項工作上。(不過,如果你是在專注90分鐘後,休息5~10分鐘,那這樣的分心反而會是帶來更高的效率。)

我也建議需要提升專注力的人,可以閱讀深度工作力這本書。當你了解專注力的重要後,你就會慢慢照著書上的建議來觸發你行為的改變,進而可以提升個人的能力。

活力

「吃得營養又健康」、「有好的睡眠品質」、「每週要運動」,本來這些很基本的事情,隨著時代的演進,我認為反而變成一種能力。坊間關於「吃」、「睡」、「動」,這三個主題,都有多到很多很多的書籍做分析與探討。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好好研究一下吧!如果不知道怎麼選,建議你可以閱讀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應該可以幫助你唷!

上述的四個項目將構成世上獨一無二的「你」

你的個性— 「人格特質」
你的興趣專長 — 「技能」
你的學習與發揮 — 「專注力」
你的體能狀況 —「 活力」。

當你認識這些基本的元素後,你就會知道如果要提升個人能力,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努力。畢竟,如果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就不可能知道要怎麼改善。現在,了解個人能力之後,就可以進入真正要探討的主題「潛力與潛能」。

潛力與潛能

在心理學的世界,有個著名的周哈里窗理論。其理論是來說明關於自我認知、行為舉止和他人對自己的認知之間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前提下形成的差異。
如果將「個人能力」套用到周哈里窗理論的模型裡,就可以畫出潛力與潛能的區域位置(見下圖所示)。

能力-周哈里窗

他人知道 & 自己知道 — 「特點」:

在職場上,你必須清楚地表達你的「特點」,來證明你是可以完成某個職位的工作任務。特點是你以及他人都可以很明確知道的外在表現。以人格特質來說,就是外向、仔細、創意等等;而實際技能的部份就像是,外語能力、製圖能力、行銷能力、程式設計、視覺設計、人資技能、汽修達人等等,都是一些自己知道可以馬上使用的個人能力。

他人知道 & 自己不知道 — 「潛力」:

「潛力」可以定義為自己看不清的「個人能力」。如周哈里窗理論所述,人會有許多事情,是自己無法看透、了解的,稱之為「盲點」。需要由他人的角度來提點,才會發生「喔,對!好像是這樣」的頓悟或自覺。

這個盲點,導致自己不知道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其實是可以適任或發揮在某個情境或是某個任務裡。但由於他人或是主管對於這份工作任務的了解,知道你某些特質或技能是未來可以被充份發揮的,只是現在你不知道可以這樣用而已。

因此,「潛力」是需要被他人發現,或是被他人稱讚後的一種「自我察覺」

他人不知道 & 自己知道 — 「深藏不露」:

在派對場合,你即興的上台打鼓或是彈鋼琴。突然有人說,天呀,你會彈鋼琴唷,我怎麼都不知道,真是太厲害了,這種情境稱之為「隱藏實力」。某些技能、人格特質,是自己知道已經擁有,但並沒有適當的場合可以展現出來。也或許,你單純覺得,沒必要讓他人知道而已。

他人不知道 & 自己不知道 — 「潛能」:

「潛能」一詞,在維基百科上的描述是指一種尚未發揮的能力。除了自已不清楚,別人也無法馬上看透,必須靠互動、了解,或是不同的情境下去發掘、發現。

人生的每一段過程,每一次的經歷、發生過的事情是不可能全部都記住。大腦是一個很懶的組織。它只會記住重要且常用的事情,但不代表這些事情不存在。有可能你曾經花時間在做手工藝,磨練出來手做精巧物品的能力。但時間久了被遺忘,但是這項技能卻塵封在大腦的某個地方,等待被再次喚醒而已。

如何發現自己的潛力

潛力是目前的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與特質,所以可以用2種方法來發現它們。

1、時時保持自我察覺

在完成一個任務、一件事情或是結束一段對話時,花1秒的時間回想一下,結束的當下感覺是什麼?有沒有在腦海裡跟自己對話,說自己是不是有某方面天份的想法出來。舉例來說,在會議上不經意的說出對於事情的看法,突然發現自己似乎在分析、說服及表達能力好像還挺不錯的,可以很輕鬆的說服大家採用自己的意見。時時保持自我察覺與反思的能力,你可以看到自己更多充滿力量的一面。

2、培養自己的貴人

貴人,其實就是願意跟你說真話的人。你可能有表現好的地方,貴人會讓你知道,你真的很棒。你表現不好的地方,貴人一定會明確的告知你,其實你可以更好。因為這些珍貴的意見,讓你可以了解到,原來你還有可以發揮的潛力。

吸引貴人的理由很多,但趕跑貴人的原因就只有幾個,例如:自大、堅持己見、目中無人、愛找藉口、不負責任,只要避開上述幾個行為,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留意到,你身邊其實很多人在幫你唷!

如何發揮員工的潛力

身為主管或資深人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將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然後協助他。如同先前所述,潛力是員工自己不知道的能力。因此,要能發揮員工的潛力是需要花時間去了解他們,去關心他們後,再利用主管本身多年的經驗以及對職務的了解,讓員工去執行特定的任務。因此,請主管們盡可能做到以下事項,來了解你的部屬:
1、仔細觀察部屬的表現,然後不論好的、壞的表現都寫在自己的機密檔案內。
2、至少每三個月跟部屬一對一聊30分鐘。
3、聊幾個話題(最近工作的感覺如何?生活有沒有什麼新目標?正在學習什麼?我該如何協助你?)

你會發現,當你更了解你的部屬時,其實你們的關係會變得更緊密。你會知道他想要什麼,他可能還能做什麼。因此,你就會知道該交辦給他什麼任務,可以發揮他的潛力,並且又能達到他想要的目標。此時,你將成為你部屬的貴人,而你也將會又擁有一段充滿良善的人際關係。

每個人都是一支優秀的潛力股

你可以留點時間給自己,察覺自己的特點。也可以心存善念,多做好事,遇到自己的貴人,協助你突破盲點,將你內在的潛力發掘出來。你更可以多去不同的環境冒險,探索自己的潛能。只要你願意相信自己,願意多花時間用各種方式來了解自己。你最後會發現「其實,我還滿不錯的嘛!」

Danny-發揮正面影響力,讓身邊的人事物變得更加美好
Danny-發揮正面影響力,讓身邊的人事物變得更加美好

Written by Danny-發揮正面影響力,讓身邊的人事物變得更加美好

擁有硬體與軟體兩種背景的產品經理,除了擅長專案管理之外,更喜歡「導師(Mentor)」這個角色,如:「人生與財務規劃」「心靈成長」「職涯發展」,或只是一個優秀的「傾聽者」

No responses yet